以懷舊、復古為主題的大型商場─寶島時代村,自六月十五號試營運以來,
吸引全台的人瘋狂湧入,一時萬人空巷,造成旅遊熱門新話題。
寶島時代村,一幢外觀融合總統府與中山堂的宏偉建築,
直直矗立在草屯小鎮的中正路上,
位於草屯鎮草鞋墩人文觀光夜市旁,
早期是福元批發倉庫及新天地草屯店量販賣場的所在地.
星期天早晨9點20分從大肚出發,估算路程應該可以趕在10點開門之前到達,
哪裡知道國道三號從烏日段就開始塞車,長長車陣一路堵到草屯交流道,
眞懷疑這長長的車流是不是也要到寶島時代村?
好不容易挨到霧峰交流道,趕緊下交流道往草屯的方向走,
老婆還一度懷疑我是否知道路怎麼走,我說安啦,
上次挑戰武嶺瘋200k時已經知道它的位置了.
早上10點左右抵達寶島時代村,諾大的停車場已經停滿許多車子了,
老婆抱怨早上太晚出門,
小孩賴床,我也沒辦法.
小孩看到門口擠滿等待入場的人潮,各個眉頭深鎖,
他們心中一定在滴咕"一大早來這邊是要幹什麼"?
老婆趕快去排隊買票.
我趁著排隊買票空檔外圍四處逛逛ˋ拍照....
本來以為買票要花上半小時以上,出乎意料的只花大約10分鐘,
老婆說購票窗口多達4~5個,售票速度還算快.
穿過大門,越過圓形噴水池,拾階而行,
氣派的大理石地板和挑高的羅馬柱廳廊迎接旅人的到訪,國父銅像座落於廊道中央.
銅像下頭雕刻著「穿梭百年歲月,發現台灣真善美」.
通過豪華氣派的長廊,眼前突然出現一幅古早台灣的生活風景:
舊式電塔上的霓虹招牌閃爍,昏黃的光擁抱每一處角落,
石板路、紅磚柱、老牌樓,木造電線桿掛路牌、貼反共標語,
讓人有如走入時光隧道回到民國50~60年代.
寶島時代村彷彿一座大型時光隧道,
以建築的式樣與氛圍的營造引領旅人回到光輝燦爛的六十年代,
這裡不單單只是商場,更是每個人不可忘卻的童年回憶.
過去,草屯為旅客進入南投主要景點的大門,叩開門,才得以到達埔里、日月潭、清境等地。
因旅客的往來,草屯一度熱鬧繁盛,遊覽車一輛一輛穿過,觀光產業生氣蓬勃。
但隨著國道六號的竣工,移轉了草屯交通地理上的優勢,
利用新的路線,旅客能夠更快速地到達目的地,草屯不再位於必經的路線裡。
交通的改變造成生活型態的改變,馬路上少了汽車轟隆的聲音,
多的是門可羅雀的商店與整日的寧靜.
今天因寶島時代村的開幕,讓草屯的街道再度呈現往日車水馬龍的榮景,
人潮也帶來錢潮.
村內各大店家的進駐,有著台灣各地的知名特產,
不論是伴手禮紀念品或是台灣小吃這裡應有盡有。
老楊方塊酥.
今天我故意不吃早餐,為的就是來這裡享用美食,
這不但是一張門票,也是一張有價門票,可以抵用消費.
走在街區,有很多小地方可以觀察.
像路牌、消防栓,甚至牆壁上,都有一些小巧思.
讓人覺得每個角落都不能放過呢!
古時候的三輪車.
小時後用來學騎腳踏車的雙管腳踏車,多麼令人懷念阿.
從小拉人力板車就是我的工作,一直到我當完兵它還是我農家的生財器具,
現在不知道淪落到哪裡去了?
這棵大榕樹以前應該稱得上枝葉茂盛,
但現在少了陽光照射,變得了無生趣,落得用塑膠葉予以點綴了.
現場大紅燈籠高高掛.
三太子不時在場內穿梭,配合遊客拍照.
有沒有搞錯,連集集車站這裡也有.
真正的集集車站每次只是路過,從未踏進去一步.
假的集集車站卻讓我捷足先登.
車站外頭正好有許多遠從北部而來的"台灣攝影協會"學員專程來這裡取景,指導學員拍攝技巧,
我仔細觀察大部份學員都使用canon 品牌.
車站旁還特地架設月台,月台邊鐵軌上還有放置一部老火車.
寶島時代村裡面就以鳥來嬷的餐廳佔地最廣.
但要論起用餐人數還是以廟口小吃街略勝一籌.
廟口小吃街裡面幾乎座無虛席.
這裡吃不到山珍海味,有的是擔仔麵ˋ蚵仔煎等傳統美食,
由於價錢不貴,選擇多樣化,因此生意強強滾.
廟口小吃街裡面牆壁彩繪,很有廟會的FU.
廟口小吃街裡面除了可以一飽口福外,四周的電影海報也可以一飽眼福.
小時後在國外有勞萊與哈台,在國內則有王哥柳哥遊台灣,
兩者都極盡搞笑之能事,讓生活在那苦悶的年代的人們捧腹大笑,紓解生活壓力.
這些電影聽都沒聽過,真佩服他們有辦法找到這些電影海報.
現場的摩特爾擺出各種姿態供攝影班學員拍照.
爲了消化抵消費的門票,離開錢買了三罐拉茶,並拗了兩只美麗的貓咪彩繪的磁杯.
寶島時代村裡面賣的東西淋朗滿目,如果要仔細的看,非得花上半天的時間不可.
也許下次有空再帶老婆來慢慢地仔細地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