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接連兩個禮拜都是往南投跑,我想換換口味往北部跑,但不要離家太遠,
今年三月份參加苗栗郵局2014萬人騎跡從通霄虎頭山出發,
因此苗栗通霄周邊景點便成為今天首選.
今天第一站就從虎頭山風景區開始.
台灣有很多座「虎頭山」,這次走訪的這座虎頭山位於苗栗縣通霄鎮北邊,
早期稱為「虎嶼」,因山形有如猛虎仰首長嘯而得名。
通霄「虎頭山」是台灣西海岸最逼近海灘的一座山,海拔雖僅九十三公尺,
但登上山頂舉目眺望,可飽覽通霄鎮全景,
更因面對台灣海峽,虎頭山自古即為兵家駐守的要塞。
「虎頭山」的半山腰還有一座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通霄神社 」,建於1937年,
主要祭祀日本天照皇大神與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治權移轉至國民政府,
在抗日情仇與民族意識的影響下,神社主殿遭拆除僅存基座,
拜殿有一段時間被改為奉祀延平郡王鄭成功與革命先烈的「忠烈祠」。
「通霄神社」建築群配置完整,從入口開始,鳥居、參拜道、石燈籠,
有告知來者進入神聖之地的用意。
「參拜道」兩側各有五座石燈籠,石燈籠具有引導路徑作用,
日本石燈籠屋頂多為轎頂型式,有四角、六角的變化,材質多為石材。
鳥居旁的「東沐館」是神職人員的辦公地點,建築格局、構造大致還保持原貌,
可能經費不足,尚未加以整修。
老婆發現門口擺放著一雙鞋子,懷疑裡面有人居住.
社務所下方的宿舍,目前已經殘破不堪,成為一處廢墟。
只剩下基座的通霄神社主殿.
虎頭山上林木青翠蓊鬱,登上山頂舉目眺望,通霄鎮全景一覽無遺,山上的環保公園,結合自然景觀與古蹟保存,是休閒踏青的好地方。
矗立在頂峰的「日俄戰爭紀念碑」,戰後國軍進駐虎頭山,
將其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以紀念台灣脫離殖民統治,
特殊的砲管造型饒富趣味。
砲管瞄準的方向刻意避開通霄火力發電廠.
從炮管的準星望出去瞄準的方向就是台灣海峽,砲管則被不肖人士用寶特瓶塞住了.
離開通霄虎頭山風景區後打算在通霄市區吃中餐,不過在市區繞了數圈竟找不到適合的餐廳,只好到下個景點---苑裡老街尋找.
苑裡老街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少屋老,許多老屋殘破不堪.
我想在這裡肯定找不到餐廳,不過衛星導航卻顯示在老街上有一間打上記號的美食餐廳.
根據衛星導航指引我們來到"聞香下馬"餐廳,
由於正值用餐時間,餐廳周圍竟找不到停車位,只好把車子停在較遠的地方.
聞香下馬點餐方式類似自助餐,我們初來乍到,根本不知道改怎麼點.
老闆一看便知道我們是外來客,主動幫我們推薦,而且會根據人數建議點餐數量,
不會強迫推銷,讓我們感覺很nice.
點餐完畢上菜速度還算蠻快.
老闆特別推薦滷香魚,原本我很排斥多刺的香魚,老闆說這香魚是經過三天三夜熬魯,裡面的刺已經完卻化掉了.果真如老闆所說,最後整條魚完全被我殲滅,屍骨無存.
在苑裡老街愉快地享用中餐之後帶著愉快心情抵達山腳社區裡的山腳國小,
剛抵達時還被山腳國小門口周邊的車潮所震慑,連遊覽車也來嘎一腳.
山腳國小的建築非常新穎,人們來這裡主要目的是造訪國小旁邊的日式宿舍群.
老婆說某偶像劇曾經來這裡取景.
宿舍群週邊綠樹成蔭,開放的空間地上和周邊的圍牆都是使用紅色磚頭鋪設,
讓人聯想到苑裡鎮早期也是出產紅磚的重鎮.
這個宿舍群是在日據時期所建造完成,做為學校教師的宿舍之用
但由於年代久遠,曾一度被荒廢在國小校園的一角任其殘破荒蕪,
讓附近的居民都不太敢靠近.
所幸後來在地方人士的用心重建之下,現在才能回復這些有七十年歷史的宿舍群
讓我們一窺當年日式建築的風貌.
重建過程中將所有遺留還能使用的建材,一一編號拆解,再加強原有的地基等,
再將能使用的原有屋材一一照號還原,這樣的用心去修護一座古蹟,
就是希望能保留住最多的原味,讓後代人都能欣賞到當年的歷史及風味.
現場安排當地婦女就地編織草蓆,編織完成的成品就擺在旁邊供遊客挑選購買.
新穎的校舍,開闊的空間,在這裡上課的學生想必很幸福.
既然苑裡鎮早年是出產紅磚的重鎮,
那麼距離山腳國小一步之遙的金良興觀光磚廠焉有不參觀的道理.
抵達金良興觀光磚廠才發現參觀門票每人100元,
有部分車輛一聽到需要花100元門票後立刻掉頭離開,
我想既然已經來了就進去參觀一下,況且門票還可以折抵50元消費.
觀光磚廠園區面積不大,園區裡面設有磚瓦文物館ˋ磚雕彩繪區,
實際運作的造磚廠就佔掉一大半.
下午三點半安排專人帶遊客進入工廠參觀製磚流程,因為廠區粉塵多,每位遊客分得一副口罩.
順著觀光導覽路線我們將一窺製磚廠的實際流程.
首先從製磚原料開始,以往製磚廠都設立在山邊,原料就地取材,但因為環保意識抬頭,現在不可以隨便開挖,因此原料除了購買建築廢棄泥土外,清水溝的汙泥也是原料的來源之一.
原料經攪拌擠壓過後形成磚條送到切磚機將磚條切成正常磚塊大小.
原料的攪拌和切磚都是機器自動化,減少人力需求.
切好的磚塊機器會自動排列整齊.
機房疊好生胚的台車置放在陰乾線緩慢向烘乾窯頭移動,
常溫下陰乾兩天,減少濕度後再轉入烘乾窯乾燥.
位在隧道窯末端像八爪章魚的機器就是自動噴煤機,燃料從窯頂和窯側噴入窯內燃燒.
解說員打開燒烤窯孔讓遊客觀看窯內燃燒的情形.
窯內的磚塊在高溫下燒得通紅.
打包準備出貨的完成品,看起來很壯觀.
結束金良興觀光工廠的參觀流程後準備打道回府,
回家前到苑裡市區知名伴手禮店---垂坤肉鬆選購各式伴手禮.
垂坤肉鬆隱身在很不起眼的市場內,抵達時竟然裡面人滿為患,來來去去人潮絡繹不絕,
每個人大包小包紛紛往籃子裡面塞,感覺好像不用錢似的,非常誇張.
我們小試身手,買了四包不同口味的肉乾和肉鬆回家品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