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爽的秋天很適合外出旅遊,昨天騎了一天的腳踏車,原本打算在家休息,老婆也閒賦在家,為了避免整天關在家裡,我提議到大溪老街走走,小孩一聽到又要逛老街紛紛說不,寧願待在家.
開車一路往北,來到關西服務區,配合服務區裡面超市柿餅降價促銷,服務區前面廣場正示範曬柿子.
來到大溪先到位於仁和路二段62號旁的小小兵彩繪牆拍照打卡.
巴洛克風格的大溪橋和石門水庫都畫進彩繪牆裡面,讓小小兵成為大溪的最佳代言人.
大溪小小兵彩繪牆面積不大,不過卻很吸睛,地點位於仁和路二段62號旁,不注意的話很容易錯過.
離開彩繪牆後往大溪老街前進,忽然瞥見路邊有許多人排隊買豆花,好奇心驅使之下我們也加入排隊行列.
這碗豆花本來想帶到老街慢慢享用,卻因老街有太多各式美食而忽略了它,就醬子提著豆花逛4個小時老街,最後還是帶回家當晚餐後點心.
大溪老街當年因為是河運樞鈕,許多從廈門來的商品在此買賣,造就大溪的繁榮,從老街上繁瑣華麗的巴洛克建築,就能一窺當初大溪的風華,整條的巴洛克建築,也讓大溪老街成了台灣老街經典。
今天逛老街的遊客特別多,附近的月眉停車場停車位不敷使用,收銀人員告訴我們如果找不到停車位停車場裡面劃紅線的路邊都可以停車.
大溪老街以美食區生意最好,這種販賣傳統手工藝品的商店生意明顯差很多,商家為了吸引小孩的目光,紛紛把小孩喜歡的玩具擺放門口.
老婆今天挨家挨戶尋找木製蒸飯桶,3公升裝的列入首選,不過外型不討喜.
上圖這個蒸飯桶很有型,深得老婆的喜歡,不過嫌太大了.
路邊的烤肉串讓我聯想到多年前在上海吃到的美味新疆烤肉串,我請老婆買一隻來嚐嚐,好吃嗎?個人覺得還好啦!
位於大溪老街旁的溪友緣餐廳店面不大卻充滿復古風情.
形狀像激凸乳房的金牌包二奶,是道讓人臉紅心跳,卻動了筷子也停不了的佳餚。
門口的菜單menu 敘說這道菜名稱的由來和製作方法,今天沿途吃吃喝喝肚子已經沒有空間容納這道美食了,老婆說下次來大溪一定要空著肚子來,肥肉的部分交給我,她只吃裡面的梅干扣肉.
附近的大溪公園有老師傅表演打陀螺,旋轉的陀螺回沿著尼龍線往上爬,最後會落在盤子裡,我聚精會神準備拍照,老師傅表演兩次都差臨門一腳沒有成功.
老師傅用沾潤滑油的棉布往尼龍繩擦一遍,這次終於成功了,觀眾也不吝給於掌聲.
離開大溪老街前,叫碗湯圓來品嘗品嘗,味道不錯但小菜的價位似乎高了點.
再次回到關西服務區,位於廁所附近有位盲胞正賣力演奏二胡,老婆對這種身體有缺陷卻努力表演自食其力的街頭藝人特別有好感,一定會掏出身上的錢做點捐獻.
離開關西服務區前再次買一份柿餅和大女兒愛吃的老鍋米粉回家,結束今天大溪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