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橫渡日月潭時忽然聽到輝哥要參加西濱極限400k,基於輸人不輸陣,
在回程的遊覽車上立刻繳1200元報名費,
其實早在去年3月大肚休閒車隊就有打算參加洄瀾300k和西濱極限400k系列活動,
http://tw.myblog.yahoo.com/chaolin.yung/article?mid=2299&prev=3116&next=1104&l=f&fid=85
但騎完回瀾300k後可能太累了就沒有下文了,今年捲土重來我就要好好計畫一下征戰策略.
首先我參考今年4月洄瀾300k大約使用12小時,換算成均速約25公里,400公里大約16小時.
西濱400k從大甲為中心距南北端折返點都是100公里左右,每100公里必須在4個小時以內完成,
最重要的關鍵點是:
如果早上5點半出發,回到大甲後必須在下午1點30分以前出發才有可能在晚上10點以前回到終點.
洄瀾300k雖然坡度較大,但紅綠燈少可以暢行無阻,時間比較好掌握.
西濱的坡度小但沿途紅綠燈多,加上東北季風,變數會比較多,就盡量在設定的時間內完成吧.
早上3點45分在大肚區公所集合,不到5點就抵達大甲體育場,
才哥很愛笑耶,看起來心情很好.
任哥和慶源哥都是要挑戰400k.
5點整開時放行,工作人員正進行檢錄工作.
南下福海宮旁的補給點,這裡有提供蛋糕和麵包,但清晨3點在家吃兩碗飯讓我感覺還不餓,
心中的想法是再騎35公里到南端折返點再吃麵包,因此只上個廁所吃點香蕉補補水就離開了,
這犯了騎車大忌:不要等肚子餓才想吃東西",從南端折返點北上終於要為此付出代價.
丰嬌姊自從換公路車後實力大增,我花很久時間才超越她,就在我要離開時又被她追上.
這麼嚴重的車禍不知如何發生的?今天感覺上不時聽到救護車ㄜㄧㄜ一來回奔波,
但願都平安無恙.
8點12分來到南端折返點,比預定時間快了約1.5小時,心中暗自竊喜,前段先累積紅利,後段可慢慢享用.
快到南端折返點時可能心中想著麵包和蛋糕,肚子不知不覺竟有點餓了,
但來到慈海宮環顧四周才發現這裡只提供飲用水,
這時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再撐35公里就有東西可以吃了,結果我錯了.
距離補給站約10公里的路上可能血糖太低有點暈眩的感覺,車速降到18公里左右,
更慘的是壞事不只一樁,連肚子也在作怪,到最後不得不停下來休息,只能眼看車手不斷超越我.
好不容易撐到補給站,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
很奇怪耶,平常騎車都沒事,而參加爭取時間的活動卻常常會拉肚子.
淑珍夫婦原本在我後面這時也被他們追上了,他們準備好要出發而我還在補充能量,
原本打算和他們一起北上,但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還告訴我一個消息.
原本大肚星光幫出發時間比我慢,但這時已經超越我了.
上圖這張照片是離開補給站的時間,算一算短短35公里總共花了大約2小時,
前面的疏忽讓我多花了30分鐘,是得不償失.
回到線西鄉,這次不敢造次,肚子餓了趕快到旁邊的全家便利店買飯糰吃,順便休息一下.
在這裡也遇到許多騎400k的車友在休息,對於這麼熱的天氣還有超過200公里的路要克服,
每個人都是露出無奈的表情,而騎200k者臉上就相對露出欣慰的表情.
國內第三大自行車廠"愛地雅"就位在西濱路旁.
中港路的地標,也是今年兩次"一日雙港"的出發地.
http://tw.myblog.yahoo.com/chaolin.yung/article?mid=2891&prev=2894&next=2578&l=f&fid=9
西濱梧棲段車多紅綠燈也多,常常停下來等紅燈.
終於回到大甲體育場,距離預計離開的時間1點30分剩下不到50分鐘,
看起來一大早累積的紅利已經快要花光了,淑珍夫婦也早我一步回到會場了,
他們現在的心情應該是在品嘗征服200k甜蜜的果實吧.
會場有提供稀飯,這對於不喜歡吃麵包的我是在好不過了.
聽說大均吃了四碗,這次我就狠狠地給它吃三碗.
其實吃稀飯很容易飽也很容易餓,怕吃太飽等一下騎車不舒服.
大肚星光幫早就回來了,成績普遍在6小時30分左右,實在是太強了,
大均原本計畫騎完200k要再陪大肚休閒車隊小臻騎400k,但他受傷的手指頭腫起來了,
而且這麼熱的天氣除非有任務在身,否則任誰都想早點回家休息.
原本大均有攜帶消除乳酸的膠囊但沒有吃,送給我,北上途中吃兩顆,似乎有效,腳比較不會酸.
平雄哥買了可口可樂請大家喝,這種大熱天喝冰冰涼涼的可樂最舒服了,
但我怕剛剛吃下三碗熱稀飯馬上再灌涼水等一下肚子又作怪,只能夠心領了.
圖中左下角部分車友躺在地上呼呼大睡實在羨煞許多即將北上挑戰400k的車友.
台灣有句厘語"好厲害的紅螞蟻",我想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再貼切不過了.
地上的可樂只能望而興嘆了.
拍完上面這張照片後準備繼續北上,向大肚星光幫道別時有種感覺像荊軻刺秦王般,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只能一人獨自面對後面未知的旅程.
這張照片取自網路,網友稱它為寂寞的公路,形容得非常好.
北上的車友非常少,想要找實力比較強的車友來破風根本找不到,只能單打獨鬥.
早上南下路段是艷陽天,北上過了苑裡之後天氣轉陰,東北季風似乎變得比較強,
車速只能維持在26公里左右,希望回程時東北季風多幫幫忙.
這個補給站設在西濱涵洞內,距離大甲體育場大約52公里,剛好是北上路程的一半,
負責接待的小姐長得很像桂侖美,臉上堆滿笑容,也很配合車友要求拍照.
問她補給站為什麼設在涵洞內,答案是主要是著眼於南下或者北上都會經過,晚上涵洞內會有燈光.
但它的缺點是指示牌很不明顯,而且只在涵洞旁入口張貼一張小小的指示牌,不注意的話很容易錯過,
我在回程時天色昏暗一下子就錯過了,主辦單位應該在補給站前方不等距離處多貼幾張指示牌才對.
過了竹南路段後慢慢的有車友靠過來一起破風,車速維持在28~30公里之間,最多時有超過20人.
這裡是位於新竹南寮漁港的交叉路口,有許多人陪騎感覺就是不一樣.
眼前這位老先生年紀超過60歲,騎車的速度不輸年輕人,他說一年會參加十幾場這種比賽.
下午五點半抵達北端折返點:桃園觀音鄉的保障宮,我必須趕在六點以前離開才行.
這裡主辦單位提供六種口味的泡麵供選手自行挑選,我心中在想200K報名費600元,
而400K報名費1200元,同樣的晶片,同樣的食物,為何400K會貴一倍?
牢騷歸牢騷,肚子餓總是要吞下去,第一碗先吃統一鮮蝦麵,味道還不錯.
吃泡麵肚子容易餓,再吃第二碗,選擇統一肉燥麵,第二碗吃到後來就感到很反胃了,
湯很鹹我也不敢多喝,怕等一下口渴又要找水喝.
保障宮聽說是全台挑高最高的廟宇,外觀還在整修當中,晚上光線不好無法拍出牠的全貌.
就在我拍廟宇建築的時候,大會工作人員也在拿相機拍我,也許是想要拍照存證吧.
挑戰者護照必須在這裡蓋完第二個兩印章,原本我以為回到終點會檢查,其實沒有.
原本寄望回程東北季風會助我一臂之力,其實也沒有,反而感覺好像改吹南風,ANYWAY
距離終點還有100公里,離晚上10點只剩4個小時,也就是說整段路均速必須維持在25公里以上,
趕路的結果連補給站都錯過了,吃完泡麵口乾舌燥水只能省著喝,必須撐過後龍好望角才會有7-11.
來到西濱後龍溪橋上看到有人從橋上拿釣竿放長線垂吊也只能稍微駐足看一下.
唉!萬般無奈只爲了趕在晚上10點之前回到終點.
原本希望能在16個小時內完賽,但因前段狀況不佳拖累,
但至少在晚上10點之前完成,就給自己打70分.
回到終點仍然有提供熱稀飯,再吃它三碗.
完賽後整個人放鬆下來,瞌睡蟲也緊跟著來,由於早上是搭大肚休閒車隊的車子來會場,
回程必須靠自己,我怕騎回家會精神不濟,先在會場小睡片刻後再慢慢騎回大肚,
12:30回到大肚竟然還有藥燉排骨可買(新開幕),真是太好了.
今天總里程:挑戰西濱410公里,大甲~大肚25.3公里,總共435.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