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山植物園位於台灣中央山脈的北端,海拔高度約50至500公尺, 面積約有101公頃,
由於園區與羅東市區距離不遠,交通方便,是登山休憩的絕佳去處.
往仁山植物園有兩條路,一條是柏油路,另一條則是仁山步道.
小孩的腳程比較快,一直走在前面.
一般人看到這麼長的階梯就退避三舍.
沿途有許多動植物,這種毛毛蟲看起來很噁心,也許將來便會變成非常漂亮的蝴蝶.
不知名的植物長一顆可愛的果實.
沿途有許多介紹植物的看板.
艾園(唐式庭園)的側邊入口.艾園位於仁山步道的中點,爬累了可以在這裡休息一下.
艾園內部蒐集多種不同層次的桃ˋ李ˋ松ˋ柳ˋ香蕉等植物,傳達傳統林園的氣息.
園區內有涼亭ˋ窗台ˋ迴廊ˋ曲橋ˋ石景ˋ水榭等,使遊客置身於自然與人文合一的唐式庭園 .
嵐庭(日式庭園)運用石 缽ˋ石燈籠ˋ石壺等為道具,以青苔及草皮等濃厚的綠色地被植物為底色,
配置以竹見亭及日式木門等,加上各種櫻屬植物,杜鵑類植物及南天竹等形塑日本庭園景觀.
嵐庭的出口.
這裡原本有一棵老樹較九丁榕,因颱風折斷而枯死,地上只剩一堆枯木.
健康體能園地,有12種體能活動器材,獨特的科學化戶外休閒設施,爲強化健康及自我體能訓練而設計.
健康體能園地的旁邊就是觀景平台.
景觀平台為植物園區視野最佳處,可暸望丸山遺址ˋ冬山河ˋ蘭陽溪口ˋ龜山島及整個蘭陽平原.
仁山植物園的前身是一個造林苗圃,隨著國人開始重視環境的綠美化之後,
功能逐漸轉型為培育環境綠美化推廣苗木的苗圃.
苗圃區栽培環境綠美化苗木,提供縣內各學校ˋ機關ˋ團體ˋ社區申請.
苗圃旁的遊客服務中心,提供簡單的餐點,此外還提供冷泡茶,
經過一個晚上的冰凍,冰冰涼涼喝起來很甘甜.
離開遊客中心後我們改走公務車道下山,距離稍遠但坡度較平緩.
路上不時看到垂下的毛毛蟲,它會隨風晃來晃去,想要清楚地拍下來可不容易.
春生夏長,這時候的毛毛蟲看起來特別大.
停車場的入口處設有涼亭ˋ椅子和洗手間,停車費計次只要40元.
我女兒說這是樹木的共生,屬於無害的共生.
偌大的停車場空空蕩蕩,大部分的遊客都把車子停在外面路邊,
我想一天的停車費收入搞不好不夠支付管理員的費用,今天是假日,平常日的收入將更少了.
回程來到西湖休息站,以前的空橋空空蕩蕩,現在從新裝潢ˋ加裝空調,感覺煥然一新.
西湖休息站由義美公司包下經營,感覺比以前好多了.
門口有視障歌手演奏,外面擺放桌椅,有點像露天音樂廣場,非常地悠閒.
五隻可愛的小燕窩在屋簷等帶母燕的餵食.
這裡的燕子很多,而且不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