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夜市的美食,不在於食物夠不夠精緻,而是在於它的多樣化,
以及感受無數饕客耐心排隊摩肩擦踵的瘋狂行為.
羅東夜市就位在中山公園旁邊,下午三點開始攤販開始聚集,準備營業.
中山公園不大,但花木扶疏,小橋流水,中國式涼亭應有盡有,夜市逛累了可以來這裡休息,
週末假日還常舉辦音樂會,讓有志往音樂發展的人士有個發揮的舞台.
離開蘭陽博物館後約下午三點來到羅東夜市,飯店check in後立刻來夜市報到,因大家都很餓了,
但我們最喜歡的"阿灶伯羊肉麵"還未開張,先買"三星卜肉"解饞,這時候還未見排隊人潮.
這個攤位也還沒有出現排隊人潮,但等一下就.............
每次來羅東必吃的"卜鴨"位於羅東鎮中山路三段209號, 店面不大但生意超好的.
「卜鴨」簡單說=鹽酥鴨,與鹽酥雞相比,肉不多且帶骨,
好吃但不像一般鹽酥雞口味那麼重,鴨肉醃漬後裹粉油炸,外酥內嫩、香氣陣陣,
除了可以當零嘴吃外,也可以將卜鴨肉放入湯麵中,搭配韭菜,非常好吃,這可是宜蘭道地的口味.
吃完鹹的口味,當然要再來個甜點,羅東夜市冰品最有名的就屬"包心粉圓".這裡是魏姊的分店.
雖然外面還沒有排隊人潮,但店內已經座無虛席了.
冰品的種類非常多,不論你點哪一種,都會另外附上一碟熱的包心粉圓,這個做法很聰明,
否則包心粉圓放入冰品中很快就會變硬.
所謂包心粉圓,即包著紅豆的粉圓,如果用牙齒咬破,可以看到紅豆呢.
晶瑩剔透的包心粉圓.
包心粉圓的真正創始店就位在這裡,原本是夫妻一起經營,但去年夫妻離婚而分家,原本的店面依分為二,
左邊是:魏姊包心粉圓專賣店",屬於女方,剛才我們吃的就是魏姊的分店.
右邊是"晶圓羅東包心粉圓",屬於男方,同樣的他也是在附近開分店,但生意差很多.
其實兩家我們都有吃過,感覺上魏姊的包心粉圓比較好吃.
接著逛到夜市附近郵局,排隊購買蔥油餅,這個攤位大約在三年前才開始設攤,
我本來就不是很喜歡吃從蔥油餅,但看見一堆人在排隊,就想嚐一嚐,發現味道不錯耶.
每天下午2點開始營業就大排長龍,太晚去可能會買不到呢.
在排隊等蔥油餅時發現這項設施安裝在紅綠燈柱上,我想它應該是給盲胞用的吧,
但聲音不夠大聲,在車水馬龍的路口必須站在旁邊才聽得清楚.
我認為類似這種設施在香港做得比較好,聲音很大也很好分辨.
羅東夜市最有名的排隊名店就屬"阿灶伯當歸羊肉湯(麵)",阿灶伯的湯頭由中藥燉煮,
湯頭不會有濃厚的中藥味,非常清甜好喝,加上現涮的切得極薄羊肉片,
兩者相輔相成,所以成就這一美味了.
阿灶伯羊肉湯的營業時間約下午四點左右,不一會而就排成長長的人龍,想要吃就得耐心地等,
但如果是要外帶,跟老闆講一下,也許就會先包給你,住在夜市旁的飯店就有這個好處,
想吃美食超方便的.,
碗裏是白菜墊底,上面再舖上現涮的羊肉片,滿滿的一大碗,以前才50元一碗,
湯頭清甜可口,有當歸和其他中藥材的味道 ,味道很香。新鮮的羊肉片吃起沒有腥味,
而且很嫩,有些部位帶點筋,QQ的口感蠻不錯的。吃的時候一定要沾他的獨門醬汁.
傍晚時間一到,人潮開始聚集,到處都可看到排隊人龍.
羅東夜市的人潮以年輕人較多,每個排隊的人都很有耐性.
這是阿灶伯本尊,現在年紀比較大了,晚一點時間才會出現.
即使已經晚上10:30還是滿滿的排隊人潮,真的很誇張.
隔天早上再度出來逛,與晚上人聲鼎沸的情況有如天壤之別,這時發現路邊在賣一串心,
好奇之下先駐足旁觀,只見許多人(大部分是中年人,而且似乎是本地人),隨手拿起一串心,
沾醬就吃,一串5元,想吃多少就自己拿,吃完將錢一放就走了,似乎跟老闆非常熟.
用竹籤串起來的一串心,每串才五元,一串心是空心豆腐夾香腸,或豬、雞、鴨等內臟,
再加香菜所組成,吃的時候再沾些醬料.
阿公仔一串心的攤位早上是由阿公在經營,到了傍晚則由他兒子在夜市經營.
羅東有許多家肉羹店,最有名的"林場肉羹"就跟台中"正老牌香菇肉羹"味道差不多,
飯店服務人員介紹我去嚐嚐看"北門蒜味肉羹",它離市中心有一段路,停車還算ok.
他的口味真的比較獨特,而且真的有放蒜頭在裡面,蒜味比較重,湯不會很鹹,
如果喜歡蒜味的人來這裡就對了,至於不喜歡蒜味的人就..................
除了肉羹外還有許多小菜可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