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放春假,天數不多,但也不能整天窩在家,到大溪老街走走去.
第一次來大溪老街,事前有做功課,把車子停在月眉停車場,至於怎麼步行到老街則沒印象,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過馬路朝著"大溪老街"牌樓的方向走囉.
到大溪老街之前先得爬一段階梯,初春的陽光ˋ悶熱的天氣走起來汗流浹背.
未進到老街先看到婦女浣衣的場所,浣衣池池水沁涼,不過必須彎著腰低著頭才能進去,對年紀大的人有點不方便.
來到老街,遊客還不是很多.
我們先往老街後方中正公園走.
中正公園花木扶疏,是休息運動的好地方.
這顆比人還要高的大陀螺矗立公園裡面,原本靜止不動的大陀螺被小孩一撥竟旋轉了起來.
大溪老街中正公園後端連接一座橫跨大漢溪的大溪橋,
大溪橋兩邊入口採巴洛克式建築,全長280公尺,與老街建築相呼應.
回到巴洛克式建築的老街,遊客明顯變多了.
巴洛克建築起源於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將原本羅馬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建築,添上新的華麗、誇張及雕刻風氣,彰現出國家與教會的專制主義的豐功偉業。此新式建築著重於色彩、光影、雕塑性與強烈的巴洛克特色。
『巴洛克』建築的特色
1. 建築雄偉、雕琢裝飾華美,外型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
2. 廣泛大量的運用古典的因素,如:柱子、圓頂、拱門和神話故事的雕塑。
3. 色彩極強烈,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從複雜的幾何圖形中變化出更複雜的圖形或空間。
來老街除了欣賞巴洛克式建築之外,也要嘗嘗道地美食,不過走來走去都找不到一家有冷氣像樣的餐廳,最後落腳在這家門口掛著各家美食節目推薦的店家用餐,我們點了幾樣小菜和客家麵食,感覺都是太油,不合乎我們的口味.
大溪老街有許多童玩店,販賣的童玩產品一應具全,非常懷舊.
大溪老街豆干很有名,喜愛吃豆干的老婆今天竟然和它絕緣.
販賣吹泡泡機的老闆親自示範如何在大泡泡裡吹出小泡泡,感覺還蠻新奇.
老闆示範完換遊客體驗.
看起來容易實際做起來可不容易.
多做幾次總會有成功的一次.
路過麥芽糖店發現許多人在排隊,這麼好吃嗎?我請老婆去排隊買一盒來嘗嘗看.
老婆負責排隊,我負責觀看,了解它的製造過程,
首先把很多的花生堆成像一座火山口,然後把麥芽糖倒在火山口,接著攪拌均勻,細切成塊放入包裝盒,吃不完可冰可不冰,冰過比較脆,還蠻好吃的,來大溪一定要品嘗看看.
大溪老街並不長,走著走著又來到老街末端的普濟寺.
普濟寺有免費的公廁,從普濟寺旁方有一條小路可以走到停車場,
順著這條小路穿過橋梁下方樓梯可以回到停車場,大約5~10分鐘路程,很方便.
往停車場的小路上路旁放許多古代用來繫船纜繩大石頭,這些石頭噸位蠻重,當初不知道用何種方式搬遷.
離開大溪老街之後往回家的方向走,接近晚餐時刻剛好路過苑裡老街,苑裡老街的冷清和大溪老街的繁鬧喧囂形成強烈的對比,我們往聞香下馬餐廳方向走,發現餐廳門口沒有排隊人潮,這下賺到了,終於可以不用排隊了.
走到餐廳門口看到告示牌才發現晚上不營業,我心想是錢賺太多了嗎?
沒辦法只好到隔壁用餐,點了臭豆腐和麵食,吃完的感覺...............